2018年4月,教育部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层次地融合,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2019年,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强调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广东工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的成功实践,为咱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北理工珠海校区的实践探索反映出了当前高校普遍面临的几个关键性挑战:
校区间的硬件设施配置存在不均衡现象,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建设。
在向智慧化教学转型过程中,课程设计需要与新技术进行深层次地融合,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
设备管理相对分散,资源整合程度需要加强,跨部门协作机制有待完善。同时,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运维需求,智能化管理上的水准仍需提高。
这些挑战不仅是北理工珠海校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突破的关键点,也是全国高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同面对的课题。通过科学规划、创新突破,这些挑战终将转化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动力。
针对北理工珠海校区的具体问题,广凌科技基于“教、学、管、评”一体化理念,提出了全方位的广凌智慧教室解决方案。
广凌智慧教室解决方案使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教室设备的本地、远程可视化控制。教师可通过讲台互动平板一键操控所有智能设备,实现教学系统、精品录播、电子班牌等多个应用系统的无缝融合,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广凌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创新性地改造了教室布局,支持传统讲授、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和跨校区互动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通过智能化教学管理实现课前备课支持、课中互动增强和课后评价跟踪,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广凌智慧教室解决方案设计并实现了智能考勤、学情分析、行为分析等创新功能,系统自动生成多维度数据分析报告,为教学决策提供精准支撑。同时建立教学资源知识库,实现跨校区、跨课程的资源互通。
广凌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创新性地引入移动化报障系统,教师可通过二维码扫码快速上报设备故障。系统支持设备自动巡检,实现全天候24小时移动保障,大幅度的提高了运维效率。
广凌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在北理工珠海校区的实施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实现了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效率提高、资源共享优化三大目标。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持续创新,智慧教室建设将逐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各高校应把握机遇,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建设之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