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1号机组投产、广东华电惠州东江燃机热电项目厂用电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浙江桐乡燃机改造项目3号机并网发电、国内首台半潜式海上平台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成功签约……近期,多个天然气发电项目有序推进。
隆众资讯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气电总装机容量达12562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为4.3%,近十年气电装机年均增长9.5%,高于全国电力总装机年均增速。
不过,虽然项目建设“红红火火”,我国天然气发电量却增长较慢。2016年,我国天然气发电量为1883亿千瓦时,2023年增至301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7.2%,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仅为3.25%。
隆众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皓浩表示,目前我国气电装机量增速高于电力行业中等水准,实际发电量所占比重却不及装机量。“双碳”目标下,探寻符合我国资源现状的气电发展之路十分必要。
王皓浩表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我国气电装机容量较大的地区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目前,气电装机规模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均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广东省气电装机规模最高,江苏、浙江次之。
“这与我国各地区电力自给率有关。”王皓浩说,“我国电力自给率较低的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自身的电力不够用,要提高电力自给率,就要考虑建设燃气电厂。”
“由于进口依存度偏高,国内天然气资源池成本易受油气产业周期性变化、地理政治学博弈等因素影响。发达国家天然气市场进入成熟期后,消费增长动力大多数来源于发电,但显然我国并不适用于这条路。”王皓浩说。
从新版《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能够准确的看出,政策对天然气消费方向的指引发生了转变。新版《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删除了原版本中“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的目标,明确了“优化消费结构,提高利用效率,促进节约使用,保障能源安全”的目标。王皓浩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国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上,要走一条更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道路。
业内人士认为,从发电领域的政策方向上看,国家已提出“煤电联营’“煤新联营”等思路。综合看来,气电较难成为主流的电力供应来源,发展路径或将更加贴近“纳入国家规划和项目清单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配套的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的定位。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电网的人说,未来,新能源将慢慢的变成为电量供应主体。但由于风光资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特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给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带来严峻挑战,电力系统要足够的调节能力来应对风光等新能源电源给电网带来的冲击。
鉴于气电具有启停灵活、爬坡速度快、调节范围广、碳排放水平低等特点,气电成为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优质电源。
但上述资深电网人士同时表示,气电的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比如,存在用气保障程度低、成本比较高、电价疏导空间存在限制等问题,大规模发展受限。
具体来说,一方面,发电用气保障程度不高,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仍达40%以上,大量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冬季民生用气挤占发电用气量,影响天然气发电稳定性。例如,华东地区2020年冬季由于给北方供暖让气,导致机组缺气停机比例超70%。
此外,气电还存在燃料成本高、尚未全部掌握燃机核心制造技术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同时,中国重型燃气轮机等核心部件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仍在爬坡,机组检修维护、改造升级等都依赖国外厂商,费用高昂。
“近年来,政府推动降低用能成本,气电价格疏导空间存在限制,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各地政府主要是通过提高销售电价疏导较高的气电上网电价,但这与降低工商业用能成本的要求冲突。随着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提升,可分摊高电价的电量降低,加之气电装机增加,各地疏导压力逐渐增大,造成部分地区气电利用小时数持续降低,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上述资深电网人士称。
未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逐渐转为供电主体,新能源出力的不稳定性将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出更加高的要求。煤电、水电、核电等常规电源发展均存在一定约束,单一种类电源满足电力需求量开始上涨“独木难支”,需靠含气电在内的各类常规电源有效组合。气电在调峰运行、消纳新能源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例如,在电力调节能力不够的地区,布局进口LNG接收站,能获得进口天然气,气源更有保障;同时,政府支持力度也是主要的因素。“在发电成本高、利用小时数不高的情况下,气电的盈利能力仍面临挑战,但较富裕省份有能力为气电公司可以提供补贴。”王皓浩表示。
“就广东来说,用电峰谷差大,夏季最高负荷超过1.5亿千瓦,其他时间低谷负荷仅3000万千瓦左右。气电在广东充分的发挥了调度灵活、启停方便等优点,慢慢的变成了广东省内第二大电源,为广东电力保供作出重要贡献。”王皓浩说。
此外,在气源丰富、新能源发电较多的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等地区,可配套建设一批燃气调峰电站,适当布局调峰气电,有利于建立协同配合的“气风互补”或“气光互补”发电组合,提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总出力水平、电网运行可靠性以及电力外送能力。
王皓浩表示,综合看来,面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和日益复杂的能源保供形势,我国气电正站在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十字路口,一种原因是进口依存度较高带来的保供和控价挑战,另一方面是“双碳”目标带来减碳收益,气电仍有其无法替代性和发展的潜在能力。